央视镜头首次聚焦全球最先进的High-NA EUV极紫外光刻机,这个重达180吨、需要7架波音747运输的“庞然大物”,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镜头聚焦在一台庞然大物上,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火箭发射装置,原来这就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光刻机——High-NA EUV极紫外光刻机。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把芯片的电路图一层层“照”在硅片上,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可是相当复杂。
想想看现在最先进的芯片,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里,能塞下超过一百亿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尺寸都精确到纳米级别。
而为了达到这种极致的精度,科学家们可没少费脑筋,他们研发出了极紫外(EUV)技术,使用波长只有1 纳米的光来“投影”。
这种光是靠每秒钟几万次的激光打锡靶,而且因为这种光连空气都能吸收,所以整个过程都得在真空环境中进行。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科技的神奇,想想我们平时用的手机、电脑,里面的芯片都是靠这种“大家伙”制造出来的。
虽然我们看不见它的样子,但它的力量却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的存在,体现了半导体产业的尖端水平,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实力。
不过有趣的是在全球芯片制造的顶级舞台上,一场关于投资回报的博弈正在上演。
目前这种革命性的光刻设备仅有五台在全球范围内交付,分别落户于三大芯片巨头——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
这种稀缺性本身就说明了技术的复杂程度和制造难度,有趣的是即便拥有这样的设备,芯片制造商们却表现得异常谨慎。
以台积电为例,当外界询问其是否会在下一代A14制程中采用这项技术时,该公司技术负责人的回应颇为耐人寻味。
每台设备近4亿美元的天价,几乎是传统设备的两倍,这让即便是财力雄厚的芯片巨头也不得不仔细权衡。
不过央视此时展示这台设备,显然不只是在报道新闻,是否也透露出不一般的信号?
毕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光刻机成了各方争夺的焦点,也成了一些国家打压他国科技发展的工具。
尤其是美国政府又开始对其盟友施压,要求限制与中国的芯片贸易,不允许其他国家向中国出售先进的光刻机。
这一举动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芯片的发展,但也直接导致了芯片股的普遍下跌,ASML的股价更是暴跌近13%。
这场风波不仅反映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波动,更凸显了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挑战。
当央视镜头聚焦在那台价值4亿美元的光刻机上时,不少人心里涌起一个疑问,我国的光刻机前景如何?
面对国际封锁和技术垄断,中国的光刻机研发之路可谓荆棘满布,但也不乏突破和惊喜。
近年来国产光刻机领域传来不少好消息,工信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国产DUV光刻机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上海微电子装备的光刻机已经能够实现90纳米的光刻工艺,而且在一些特定领域如功率半导体、模拟芯片等方面,已经实现了量产应用。
而在光刻胶领域,国产企业也在奋起直追,晶瑞电材成功研发出7纳米制程用光刻胶,这一突破意味着我们在高端光刻材料方面也在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说实话想到这些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心里真是满满的敬意,他们可能没有光鲜亮丽的头衔,但他们的坚守和创新,正在改变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
而国产化进程对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它提升了我们的自主可控能力,减少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当然在为国产光刻机欢呼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
特别是在EUV光刻机这一领域,我们还处于追赶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机会。在科技发展史上,弯道超车的例子比比皆是。
金融界2025-05-28——台积电仍在评估 ASML “高数值孔径” 设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又一企业巨头“暴雷”!三高管腐败套走1.18亿,Deepseek被拖下水
“好吃到当成特产带回家的程度!”湖南火车站站台15元盒饭又火了,网友:全国天花板
美国也没有想到,无人机群围攻中国军舰,中国军舰一弹未发,无人机瞬间全军覆没
0-2到2-2!丁俊晖追平4强专业户,斯佳辉兵败如山倒,火箭暂1-3!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