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导向。能否敏于发现问题、敢于触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既是对能力素质的挑战,更是对责任担当的考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提高“找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发现问题,公正客观分析问题,才能把对策提实,把工作落实好。
放低姿态接地气。1958年,彭德怀同志到湘潭考察农村工作时,除了阅读材料、听取汇报,还时常脱鞋下田察看农民耕作,走进田间地头听民情、察民意。老一辈革命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坐在办公室里拍着脑袋找问题,是难以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把准官兵思想脉搏的,只有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深入基层,多接地气,才能找出问题、找准问题。党员干部要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多走进训练场、食堂、班排等部队一线,与基层官兵打成一片,才能听到更多真心话,让隐藏的问题浮出水面。
直面难题增勇气。现实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回避躲闪,结果矛盾问题越积越多,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待现实中的矛盾问题,党员干部应强化担当精神,不掩盖矛盾,不回避问题,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深入了解把握基层官兵最关心的问题,拿出较真碰硬的勇气,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勤于学习强底气。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改进调查研究。一些党员干部搞调研很想找出问题,但在实践中却摸不着头绪、感到无从下手,究其根源是本领不足所致。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政策文件、掌握倾听提问技巧、理性分析各种数据,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如此才能切实提高“找问题”的能力,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